说到真全息技术,当然就是对应伪全息技术而言的,其实现在去百度搜索“全息3D投影”那真是一堆卖设备的,基本就是伪全息技术设备啦。
什么是真全息技术呢,大家看过科幻电影的一定见过立体的人像悬空出现和人对话的场景;真全息是只有地上的一层平面就能在上方的空气里显示出影像,换角度观看不影响清晰度,而且人体能穿透画面走过去,目前真全息技术只是一个概念。由于物理定律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全息投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好比公司的投影仪,如果没有幕布做平面投影的载体,那么画面无法被呈现;有些朋友一定看过水幕电影,用喷泉水墙作为载体进行电影的播放,没有载体,全息出来的光线如何知道何时停下来?
小哲在个人介绍视频的片头和片尾也做了这么个效果,手上的手表变身全息投影仪,小哲在全息出来的显示屏上进行操作,并且将其拖动放大;这就是一种伪全息,当然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伪全息,其实就是通过视频特效合成完成的动作捕捉;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已经实现的全息技术,其实都是伪全息技术。伪全息是用倾斜成各种角度的光学材料折射光源形成全息的视觉效果,大多只是用45度的玻璃来呈现飘在空中的图像,只能在设计好的角度观看,想穿过去会把脑袋碰个大包。伪全息现在已经可以使用手机和特制视频,通过自制设备实现。现在的VR技术和AR技术其实是目前伪全息技术延生后体验最佳的一种实现方式,通过欺骗眼睛从而欺骗大脑,让人通过手的操作在看到的“全息影像”上进行操作。
说到真全息技术,是不是就真的还在科幻阶段呢,也不完全是,据小哲了解,目前有一家国外的科技公司制作了一款设备,可以直接在空气中进行投影,投影的体积大概在2-3立方米左右,全息投影的像素计算方式和普通屏幕是有区别的,这台设备应该可以做到每秒钟投射500-1000个点,5-15fps。这些点在空间中的位置是由电脑控制的,所以可以通过点的排列呈现出立体的画面。
归根结底,小哲认为真全息技术要想实现,无非是一点,就是打破物理学上的约束,怎么让光线在没有载体(或者说以透明的空气为载体)的情况下完成发光,计算机只需要控制光线发光的距离就能拼凑出用像素组成的画面,只要突破了这个技术瓶颈,接下来的发展就和人类显示技术发展一样了,从黑白全息投影到彩色全息投影,无非是三原色进行组合,然后慢慢的让像素更小更密集,分辨率越来越高,清晰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人体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在全息投影上进行手势操作也就轻而易举,科技将不在科幻了。
恩,也许小哲孤陋寡闻,光线的停留问题可能早就解决了,或者已经有人用非光学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目前来说,即使有解决方案也很难民用;不过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而这个技术早晚会普及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小哲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得以看到。
天气不错!
国足出线了!挺进世界杯亚洲12强了!
[2016.03.29]小哲谈谈渐渐普及的全景视频
大家一定在手机上至少是看到过全景拍摄的功能,很多摄影爱好者也经常用全景相机拍自动拼接出更加广阔的风景。小哲今天要谈的不是这个拍照的功能,而是一种摄影技术,现在通过比较厉害的全景摄像头或者全景摄像机,可以连续的拍摄出一个全景的视频,一次活动能被360度的被记录下来,而观看者可以通过移动视频的位置来观看不同角度下摄像机记录下的内容,如果再配上VR设备的使用,观看者通过头部的移动来控制内容显示的角度,如果画质能做到4K以上,那么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仿佛置身视频拍摄时的现场,让人的参与度更加提高。
就是在这一两年之间,随着VR技术热潮的风起云涌,“全景”这个词汇被一次又一次地搬上了台面,再冠以“虚拟实景”,“3D实景”,“360度”,“720度”等种种名号,以至于被很多人当作了虚拟现实内容具体呈现形式的主要代名词。小哲之前有谈过VR和AR技术,今天我们来谈谈全景摄影。在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大热的背景下,正如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所言,服务与内容成为VR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而游戏内容之外,全景相机所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被视为另一个内容开源方式。
首先名词解释下全景摄像机,全景摄像机可以独立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监控的摄像机,其概念与初级成品诞生已久,但成熟商用产品直到70年才正式出现。又因为目前国内安防方面的标准大多围绕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摄像机展开,故此对于全景摄像机还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定义,使得在具体到某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认同度方面的问题。
全景摄影采用的设备一般有全景摄像机、云台和三角架。根据制作者对全景质量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如果没有专业的全景摄像机,其实用多台Gopro进行拼接也能完成全景的拍摄,甚至是两台单反照相机加鱼眼镜头也可以。
三维建模(AR技术)的立体感和沉浸感无疑比360全景(VR技术)更强,但是三维建模的制作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希望达到非常真实的程度时,而360全景的拍摄和制作相对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方便的,尤其是数据量很小,系统要求低,适合各种方式,各种终端设备上观看。所以360全景不但可以全方位的记录某时某地的现场情况,更可以让我们将某个地方的实景用三维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性价比极高的展示方式和记录手段是一般图片和三维建模根本无法完成的。当我们需要真实、直观、全面的再现某个场景,用于记录或者展示时,360全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D电影如果说已经是非常成熟,那么正在襁褓期的VR电影将是未来电影发展的趋势,它能够在不需要过多的交互方式以及因此产生的学习成本的同时,带给观看者充分的沉浸式体验,以及通过离线渲染和摄影得到各种极致的效果。
目前而言全景摄影设备并非很大的市场,但伴随VR为大家所接受,产量会不断上升,在大的行业起飞的时候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索尼、三星、LG都会推出相应的产品,其他的硬件厂商也会随之跟进,无论是产生内容的拍摄设备还是呈现内容的VR设备,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不断产品更新,最终消费者会被时代推动前进。小哲也预言国内的华为、小米、联想,甚至是BAT三巨头旗下的游戏或者硬件公司早晚也会参与进来。
在是平传播的平台方面,Youtube走在了全景视频播放的前沿,而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优酷也开放了360度全景视频支持的功能。虽然当时还只是测试版,不过最近似乎已经成为了正式内容,因为优酷的 VR 频道上线了。在优酷开放全景视频功能以来,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清晰度较低,即使上传高清晰的片源仍然会被模糊化。而在 VR 频道上线后,现已支持1080P、超清、高清、标清四种画质,清晰度得到很大改善。当然,其他视频平台也会相继推出这种全景视频的功能,重视内容生产的乐视和爱奇艺甚至可能直接投资拍摄全景电影和视频,用不了多久,无论是 PC 端还是手机端,无论是电影和是综艺节目,想要观看全景视频就更加轻松简单了。
全景视频的发展,小哲认为会非常快,有了内容生产商(电影公司和游戏公司)、设备生产商(全景摄像机公司和VR眼镜公司)以及内容交易平台(视频网站和VR电影院),各方共同努力和推动,全景视频用不了几年就能进入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娱乐生活。
新电脑,用十年,希望替我多挣钱!
长沙桃花岭,告诉你什么叫人山人海!
香山冲水库……都干枯了……
[2016.03.16]小哲谈谈造福人类的机器人
就在昨天,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计算机Alpha Go的人机大战落下帷幕,最终阿尔法狗4比1获胜。小哲一直在关注这个比赛,但是对于网络上各种机器战胜人类的段子不以为然,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就像生物神经大脑的工作机理一样,通过合适的矩阵数量,多层组织链接一起,形成神经网络“大脑”进行精准复杂的处理,就像人们识别物体标注图片一样。
机器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造福人类,汽车和飞机也是机器的一种,而会计手中的计算器和验钞机也是机器,机器能完成人类很难完成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出错。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生存就是因为它的价值被人类认可,也就是说,机器如果还不如人类,那么就失去了它存的价值。
小哲在之前谈过图灵测试和人工智能,人类如果在交流的时候不能发现对象是机器人,就说明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达到了人工智能的新高度,但是,这些交流的背后,是大量的运算和程序员做的大量预判,让机器利用简单的计算和大量的云存储,在指定的规则下完成简单(相对情况下的简单)的事物关联。那么,想要达到人们想象中恐怖的人工智能条件,例如《机械姬》电影中能自如的利用欺骗手段,对人类进行心理暗示等各种“心机”行为,需要机器拥有自我意识,对事物进行更复杂的关联,从而实现自我学习,和人类小孩一样,慢慢感知世界并且拥有感情,这是多么天荒夜谈的事情,即使是除了人类以外的复杂有机生物也难以实现,更何况每一条指令都由人类手动完成的机器呢,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多到“浩淼”的地步,一条条代码或者一个个电子元器件想拼凑出这样的工程,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也还只是冰山一角。
撇开机器人聪不聪明这一条,机器毕竟是机器,要消耗能源,而且都知道CPU超频就会发热严重,存储设备也容易损坏;小哲姑且假设机器人真的已经和人一样聪明,嘿嘿,它比人类更脆弱哦,死机和病毒不说,物理特性总逃不掉,拉闸断电总可以,太阳能也要见阳光呀,电池容量是有限的哦;或者发热短路,或者消磁,或者摔坏存储设备,任何一根线出现问题都会出故障。
机器人的高速发展,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已经扩展到较低端脑力劳动职业。小哲认为我们还是好好享受这种科技的力量吧!机器人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相对低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正给了我们“办大事”的机会吗?当占全球总口总量2%的机器人,就可以取代90%的人类工作者,人类因此得以解放。把计算和体力劳动留给机器,我们去焚香、试茶、洗砚、鼓琴、候月、听雨、浇花、钓鱼……
[2016.03.15]小哲谈谈正在渐渐消失的盗版
小哲今天来谈谈盗版那些事儿,都说天朝盗版多,其实盗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存在有它合理的地方,如果不存在才是有问题呢。自古及今,人们都喜欢免费的东西,音乐应该免费试听,电影也应该免费在线播放,电视剧最好直接打包下载,游戏就该免费玩!在早期创新贫乏的时期,盗版其实在一定程度的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实中国对世界互联网盗版资源的贡献非常小,真正贡献大的,是俄罗斯人。在美国的俄罗斯人最爱做的就是去图书馆扫描教材,制成图片pdf上传做种,大家都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技术类书籍在都非常的昂贵,通过互联网一传播,不仅全世界人民都可以打破技术封锁,享受知识红利,就连美国人自己,为了读书学习,都有上俄罗斯网站下载教材和技术类书籍研读的。
小哲在去年8月曾经谈过,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提升创造力的基础,最近大家也许也多多少少感觉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在酷狗、虾米等播放器里听歌的时候,很多歌曲由于版权问题无法收听了,下载电影的很多网站被关停了,电视剧还被各种付费视频平台购买了版权,游戏的盗版也越来越少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领域的例子,Denuvo加密技术的出现让国内外的游戏破解者彻底崩溃了,多款在去年发售的采用了最新一代Denuvo加密的游戏,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要被破解的迹象,这一次游戏厂商似乎在反盗版的对抗中真的要获胜了。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洪流,国内的创意产业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盗版已经是阻碍国内创新的最大绊脚石,在国家政策和国际防盗版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天朝的盗版不死也残废了。
让我们大胆猜想没有盗版的世界,新歌上市必须花钱买,一首歌一块钱,如果觉得太贵,可以包月或者多少首歌套餐包,音乐付费以后,垃圾歌曲会被市场淘汰,音乐人也会被市场的优胜劣汰给激励做出更优秀的音乐作品。电影和游戏我们可以在比较大的市场平台上进行购买,获取更多的来自厂商的服务,也许消费者能直接参与电影或者游戏的制作过程,更好的电影和游戏作品会层出不穷。
小哲也能想象到,也许BAT三巨头会介入文化交易平台这个领域,亦或者会诞生新的行业领军品牌。届时,文化产品的淘宝盛世也就会在你我身边出现,购买虚拟的文化产品就和我们点餐叫外卖差不多一样的见怪不怪了。
这里补充下朋友的质疑,说盗版怎么可能会消失,我的回答是:
当正版的获取渠道越来越方便,付费人数大量增加,就会导致正版极其便宜,相反的盗版成本随之提高(包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一旦正版比盗版更便宜和好用,人的本性就会采取正确的选择。只不过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很漫长,2年后盗版开始逐步减少,十年后呢,要说完全消失也太绝对,但一定会是特别少了!
[2016.03.14]小哲谈谈盗版终结者denuvo加密技术
小哲今天说个游戏开发领域的技术Denuvo,Denuvo Anti-Tamper(反篡改),一种Windows平台上能阻止对可执行文件进行调试(Debugging)、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和修改(Modifying)的技术,由索尼旗下的一家奥地利公司开发。Denuvo本身并不是DRM(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如Steam、Uplay和Origin等),而是用来保护游戏的DRM不被绕过的。
其实如果单独说Denuvo,它其实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家奥地利公司的名称,它的全称是:Denuvo软件解决方案股份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了发开发了一个名叫Denuvo Anti-Tamper(Denuvo反篡改)的技术,而这一技术与我们更为熟悉的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并不是一回事。
你也可能说:“我才不知道DRM是什么鬼呢”,但如果我说“CD key”、“在线验证”、“限制安装设备数量”,你是不是会更熟悉些?没错,游戏中的DRM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防盗版机制。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游戏厂商为了防止自己的游戏被盗版而使用了各种各样的DRM技术,这其中包括了之前我们提到的一系列机制,以及目前PC上的主流游戏平台所采用的DRM技术,比如Steam授权管理系统以及Origin在线验证。
对于其他的加密系统,破解者只需要修改游戏的exe或dll文件绕过游戏对DRM的验证,然后模拟正版环境(如特制的steam_api.dll)即可实现破解。而Denuvo就是用来保护游戏的二进制文件(中和DRM相关的模块)不被调试和修改的,这样破解者就没有办法绕过DRM验证从而实现防止破解。
目前关于Denuvo的具体工作原理,除了它本身的设计者以外基本上没有人知道。早前,有报道指出,Denuvo程序对其自身持续不断地进行加密并解密来防止被破解,从而会损伤SSD。后来Denuvo的开发公司出来澄清道“我们的反篡改技术没有对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者解密,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安全性,反而还会拖累性能;不影响游戏性能是客户(指游戏开发商)提出的重要条件之一。‘Denuvo会损伤SSD’完全是论坛上某些人脑补出来的。”按照官方的解释,游戏成功运行后就已经和Denuvo反篡改技术无关了,之后出现的bug皆为游戏本身的质量问题。
2014年12月1日,3DM攻破了Denuvo,宣称Denuvo是一个64位的加密机,针对系统上特定的硬件需要独一无二的密钥。按照3DM论坛的帖子来看,3DM并没有真正“破解”Denuvo(即从游戏可执行程序上彻底移除Denuvo),而是利用Denuvo本身程序的漏洞来模拟正版环境。
之后Denuvo修复了漏洞,受其最新版本保护的《FIFA 16》和《正当防卫3》等游戏至今仍未遭到破解。Denuvo的开发者表示“虽然游戏终究会被破解,但是Denuvo反篡改技术可被认为是成功的,因为它延长了游戏发售到被破解的时间,并且Denuvo会不断地进行更新升级”。
目前使用Denuvo反篡改技术保护其游戏的开发商/发行商主要有:EA(艺电)、Square Enix(史克威尔艾尼克斯)、WB(华纳兄弟)、Konami(科乐美)和Ubisoft(育碧)。
正是由于Denuvo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采用Denuvo技术来确保游戏的首发期不会被破解。今年年初,中国最大的游戏破解团队DM已经做出最终决定,停止一切对Denuvo加密的继续研究。3DM的创始人不死鸟发微博说:“按照现在加密技术的发展趋势,两年后将不再有免费游戏可玩了,做好准备”。
从种种迹象看来,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国内环境,盗版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小哲和很多大神一样认为,两年以后的盗版将不再占据主流市场,知识产权的保护会加大力度,人们对正版付费的行为也将普及。小哲下回就来谈谈盗版那些事儿吧!
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感觉然并卵!
老妈陪我取车,我陪老妈踏春,春华渡槽!
[2016.03.09]小哲谈谈无人机的发展和未来
小哲前几天谈了谈航拍飞行器,其实这种特殊功能的飞行器属于无人机的一种,而无人机的用途还有很多。嗯,来个专业的名词解释: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
按照应用领域来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无人机在军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C3I指挥控制、空战、加油、空运等更多类型的作战任务,逐步对有人驾驶飞机形成替代。而在民用领域,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程度的加深,无人机在遥感测绘、边海防、森林防火、管道巡线、警务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据预测,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近30%的速度快速递增。我们今天不去管那些军事上的用途,从民用角度看看无人机的发展和未来。
无人机,归根结底是代替人类去完成飞的任务,而它越来越小巧方便,运行成本越来越低,意味着在人民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目前,除了航拍用途,运输功能也在凸显,快递行业对无人机的探索也早已开始。
去年年末,顺丰速运在广东省东莞市进行无人机测试后,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顺丰表示,其无人机并不会直接面向客户,而是进行顺丰自身不同网点之间的配送,主要是将货物送往人力配送较难、较慢的偏远地区。物流功能要求无人机能安全稳定地飞行、准确识别目标,并能应对途中各种突发情况,技术要求最高,目前仍有很大难度。但一旦实现,物流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如亚马逊PrimeAir服务利用小型无人飞行器drones,送货速度可以达到50英里/小时。这一部分市场空间很大,但是受制于安全以及成本因素,目前应用还很少。
打开脑洞,无人机除了带着人的“眼睛”和“耳朵”到天上去,除了作为运输工具在天上来回穿梭,还有什么其他用途?玩具除外呀!是的好像是没有了,也许无人机机器人高空作业也会是一种想象吧!
说到这些发展的前景,其实影响无人机发展方向和未来的,更重要的还是国家政策和相关的管理法规,比较无人机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民用无人机目前还不普及,如果是有朝一日无人机满天飞,肯定会要有制度来约束它们的,要知道目前的大疆航拍飞行器在北京六环以内是禁止飞行的,通过飞行器的GPS信号对机器进行了飞行区域锁定。
对于无人机的飞行监管,在目前低空尚未开放的国内还处于较为模糊阶段。根据中国民航局2009 年6月26日下发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接受飞行活动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这也意味着,民用无人机飞行应该划入通用航空的范畴,但无人机要进行日常飞行,到底需要经过什么审批流程并不明确。业内专家表示,无人机行业要真正做到良性发展,一方面需要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希望国家能够逐步开放低空。如果像大飞机那样,每一个航飞都需要经过层层从国家到地方军管和航管部门审批,就失去了无人机机动灵活的意义。
在小哲看来,无人机的发展过程大致会是这样的,首先和现在一样,各种飞行设备由于功能不够强大,入门费用昂贵,会在小部分情况下被发现在天空上;然后就是进入雨后春笋阶段,监管手段和科技的发展成正比发展,一些有背景有实力的大公司会开始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最后,和当下的汽车一样,飞行设备在天上有次序有条理有法度的运行,事故和跟多社会问题也会出现,但是时代已经无法倒退,科技无法被遮挡。
新衣服,秀一下!
[2016.03.07]小哲谈谈炫酷的航拍飞行器
小哲一直想买一台航拍飞行器,特别是深圳大疆这个品牌的出现,更是让人心动不已,作为全球航拍设备的领先品牌,他们设备的最核心的技术是自主开发的摄影稳定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拍摄稳定效果非常不错。
但是为什么小哲没有入手呢?
当然,它的价格是对小哲钱包最大的挑战,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到大疆的PHANTOM3系统的基础入门版面价格是3000左右,但作为一台航拍设备,基础的入门版本根本无法满足小哲对科技的追逐之情。加上需要表现下必须配备备用电池,还有一些列的配件设备,好像动不动就上五位数了!所以,小哲一直不敢入手的就是单反相机和航拍飞行器了。
除了价格方面的因素,航拍飞行器在操作场景上的需求也是很大的问题,在复杂的城市里飞行,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这可是一台好几千的设备,飞出去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胆战心惊,只是为了个人体验需求,还是不足以让我有购买的动力;说白了,如果有那么一群爱好者总能有时间在一起,有了更多设备之外的乐趣,可能才有动力购买设备。
航拍飞行器有了优秀的稳定拍摄系统以后,不仅仅能简单的完成大高度的场景拍摄需求,还能把专业摄影中所需要的摇臂和滑轨进行简单的替代,也就是说,一台优秀的航拍飞行器,他能帮你完成很多的拍摄场景需求,以降低拍摄的成本,配合优秀的后期,指不定也能做到好莱坞的效果。在一些综艺节目里,特别是真人秀节目,使用运动相机Gopro和大疆航拍飞行器完成的镜头特别多,很出色的完成了复杂环境下的拍摄效果,加上这些摄影设备的内置时钟把拍摄的内容加上时间戳,后期人员通过时间轴完成剪辑,低成本的完成多机位的架设,更好的展现不同角度下发生的各种事件。
航拍飞行器的众多功能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内置GPS定位加上物体识别的一些技术,可以让机器本身完成很好的自动悬停和沿轨迹飞行,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操作的难度,而且作为拍摄影片的需求,摄影师设定的镜头能很好的被航拍飞行器拍摄出来;在高配置的版本中中,设备能通过画面识别来进行跟踪拍摄,做到真正的无人驾驶;如果设备失去控制,设备自己能根据位置进行自动返航,甚至是判断环境自动避开障碍物。
目前随着VR技术的推动,3D摄影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比较成熟的3D摄影方案也在不断的被更新,作为拍摄设备的载体,航拍飞行器配合3D摄影设备也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通过VR设备在民用层面不断的被普及,那句网络语言“带我飞”就真的是可以应验了。试想一下,一台搭载着3D摄像头的航拍飞行器在城市上空盘旋,拍摄出的内容通过佩戴在头上的VR眼镜展现在你的眼前,你转动头部的同时,画面也跟着转动,你瞬间就化身小鸟,真正感觉自己在天空飞翔的感觉,不过有恐高症的朋友还是别尝试了吧!
上面提到的如此炫酷的场景,不是未来科技,这种场景早就已经在普及,优酷现在就已经提供了3D视频的播放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来拖动屏幕查看任意角度的摄影内容,而各种硬件设备的价格也已经开始越来越亲民,航拍飞行器已经是成熟的商品,像小哲一样的穷极客们,我们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临了。
航拍飞行器只是无人机的一种,小哲下次再聊聊无人机的发展未来,同时也会再聊聊对3D摄影的期待。
新玩具到了,嘻嘻!哈哈
帮朋友卸货
新安装的大镜子!
中午吃披萨
2月26日记于陋室
窗外灯光璀璨,夜色依然迷人,咖啡正弥散着一缕白色的热气,随手翻动几本杂志,感觉又回到了那年那时的闲暇与恬静。
十多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写写文字,称之为日记,亦称之为日志。从前在本子上涂鸦,后来用键盘上敲击,现在是手机上点画。
看着当年记“流水账”似的日记,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青涩的自己,点点滴滴的记录甚是有趣。
去年年底,写日记渐渐开始变成了写自媒体,是想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来提高自己,同时也发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心情点滴的渐渐的也改成相片来记录,但唯有文字才能包含和承载更多内心的感受。
时光飞逝,无论记录方式如何改变,生活依然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而我在当下慢慢品味它的同时,也给尽量给回忆留下一场饕餮盛宴。
思绪万千,但困意还是打败了空空的咖啡杯,看看时间,已经过了零点,再见昨天,你好,新的一天!
——2月26日凌晨零点五分钟,小哲记于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