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6]小哲谈谈微信三级分销模式

小哲最近由于工作的原因深入的接触到了微信三级分销模式,做了几套系统出来。
其实分销模式由来已久,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已经很强大了。分销商、代理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为什么微信分销就会如此火爆呢?
小哲看来,这和移动互联网的两个要素有关,那就是“速度快”和“无地域”。同时在微信这种熟人经济的模式下,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势不可挡的。
但小哲认为这不是什么新的传奇,很可能和团购一样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回归平静。从很简单的角度讲,当大家都弄清楚了微信分销,它就不神秘了,和团购一样,会变成变味的销售方式。团购本意其实是筹齐一定的体谅就能降低成本和缓解库存压力指导生产以后,最终让利给客户的模式。但发展后期,大众是不会管到底是不是给商家降低成本,只会在意是否优惠罢了。最后团购变成优惠券模式,团购平台变成大众点评平台。过几天小哲谈众筹的时候还会提到团购的案例。
分销模式也很容易跑偏,分销本质是降低销售成本和业务成本以及广告成本,将这些直接让利给分销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兼职业务员们。产生利润即刻分成,带动销售与推广,让营销覆盖面遍及全国。当然,这种模式下,最有利的行业就是快消品和小宗商品,不受地域的限制,掌握生产和物流就可以快速完成交易,同时产品需求都可以从朋友圈中挖掘。
所谓三级分销,其实和传销有关系,因为级别太多可能就被定性成传销了。目前各种销售模式充斥市场,直销、分销、代销、传销……其中传销是一种歪门邪道了,但他们之间的界线有些模糊不清,因为本身这些模式在操作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和娱乐圈说的炒作一样,合理的叫娱乐,不合理的叫恶俗甚至是违法。
无论是什么销售方式,都需要赚钱和发展团队,那么这些模式就都有变味的可能。三级分销是避免使得分销变成无限拉人头换取提成的模式,如果不做三级的限制,那你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下线,让下线发展下线,只要在你庞大的下线中有人购买产品,你就有钱赚,那么你的目标就不再是卖产品了,就是拉人头了。所以,三级分销算是一个极限门槛,微店、阿里巴巴,都有在做分销,但他们都只做一级分销,这样就完全避免擦枪走火了。
还有,如果分销模式一旦有门槛,缴纳会员费才能成为分销商,那不好意思,这直接是传销,大家一定要谨慎!
同时,分销的产品如果实际价值和销售价格差距非常高、提成比例特别高,那不好意思,这也不是分销,这还是传销!
回到原点,如果靠购买高利润高回报的产品囤货才能成为分销商,那还是不好意思,还是传销!
小哲最后武断的下个结论,微信分销的春天无法延续到2016年年底。

[2015.08.25]小哲谈谈天朝的知识产权保护

小哲最近花钱不少,都用在了在线教育和各种增值服务业务上。
其实在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当时的大环境下,各种盗版、不花钱才是硬道理!
就拿小霸王学习机来说,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这是一个盗版日本红白机的东西,游戏也是复制破解货,当然,这和当时游戏厂商的维权手段太少也有关系。
辛辛苦苦制作的东西,卖不出钱也就算了,那些抄袭和拷贝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人创新吗?
所以中国为什么缺乏创新?不是中国人笨,中国人聪明得不得了!破解越狱抄袭山寨全球第一,只有创新不是全球第一,为什么,这是市场经济的体现!什么赚钱什么才会得到发展!创新哪天赚钱了,创新也会不断发展!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网游发展迅速,因为它不怕盗版,虽然传奇等游戏出现过私服这种情况,但大部分后期的网游玩的人越多越好,在线时间和装备需要花钱,这下大家愿意出钱了,所以网络游戏公司越做越大了!
不看广告,那就开会员看视频,这在好几年前的我看来,有什么必要,等广告就等广告呗。现在观念不同了,时间就是金钱,体验就是享受。在肯德基里吃个汉堡套餐与叫个盒饭都可以填饱肚子,在家里泡杯雀巢和在咖啡厅里点杯焦糖玛奇朵都是喝咖啡,有价值就有价格。
所以我现在开通了各种会员,QQ会员、迅雷会员、乐视会员、优酷会员、VPN会员,在使用这些网络服务的时候,得到的是服务的价值,一年花在增值服务上的钱一千左右,享受的是一年的各种体验享受,有些人去一次酒吧不也就这么多钱吗?
在线课程花钱购买,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学习,提升了自己才能赚更多的钱。
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在中国有朝一日能做到和欧美看齐,到时候有了新点子,也不怕被人抄袭和模仿,那个时侯,创造将变成常态,中国创造才是世界一流!

[2015.08.17]关于薛定谔的猫 引人深思的问题

Cat in a box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著名思想实验的名字。
具体的我就不重复概念了,这是物理学中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但小哲今天想记录的是哲学上的“薛定谔的猫”的一些想法。
把放射性物质与一只猫同时放进盒子并盖上盖子,假定猫被杀死的可能性为50%,那么,猫到底死没死,只有打开盖子看到的那一刻才能确定。也就是说,猫在盒子中的状态在打开盒子之前是不可知的,那么它就有可能是死也有可能活,两种状态同时存在。虽然这是有一点唯心主义在作祟,但结果被感知之前,理论上确实纯在多种状态。
在有关平行世界说法的推动下,盒子里的猫可能会在两个平行世界存在,当然这里是不考虑其他因素而是只考虑是死是活的问题。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在一定情况下,人会对其进行推测和猜想,在这种情况下,“薛定谔的猫”其实就已经在被你在大脑中进行,购买彩票的人也是,在购买彩票的瞬间,中奖发财和保持现状这两种情况都同时存在于未来的平行世界中,而你只需要等待开奖的那一刻,也就是等待关住“薛定谔的猫”的盒子被打开。当然,由于信息的传递速度不一致,对每一个彩民来说,知道开奖号码和自己购买的是否一致时,结果才揭晓,例如你是在开奖后的第二天才上网查询到开奖号码,然后当你回家取出自己购买的彩票与之对应以后,才能确定你存在于哪一个平行世界之中。
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对这个理论很好的一种诠释,当然有夸张和科幻元素在内,但“薛定谔的猫”是一种难被否定的现象,虽然唯心主义,而且都知道是唯心主义,但唯物论也只能用数据证明,永远无法亲眼佐证。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说没看见的事情就不会发生,而是在你知道结果之前,不同事情的走向和结果都同时存在。
最后感慨,小哲未来的妻子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同时会有无数个,在之后看到这篇文章的我的妻子;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取决于我的无数个平行世界和你生命无数个平行世界,其中有一个相交所得的结果。在我其他的平行世界中也许是其他人在读这篇文章,而在你的其他平行世界里根本不会看到这篇文章……
想得越来越远了,打住,会被自己绕晕。

[2015.08.16]小哲Windows10升级记录

Windows10升级成功了,这里建议2012年之前的电脑别盲目升级系统,同时配置不高的电脑也悠着点。推荐已经在使用Windows8.1的朋友去尝试升级。
我之前是Windows8.1专业版,想通过360升级助手升级Windows10,因为网络上说国内这几个合作伙伴升级才能变成正版,找官方升级盗版就还是盗版。
7月29号通过360升级助手进行升级,升级助手提示我要排队到8月4号。
8月3号检测后,升级助手提示我暂停升级等待消息。
8月8号检测,升级助手提示我CPU太热了,我电脑有CPU节能降频按钮,打开CPU节能后通过了CPU提示,升级助手提示我预约到9月27号。
8月12号检测,升级助手提示我“微软兼容性检测补丁未通过”,按360官方提示下载了微软的那个补丁包,然并卵,提示补丁安装失败,吧啦吧啦~继续检测还是提示“微软兼容性检测补丁未通过”
8月15号检测,升级助手提示我“发现“Intel?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Intel? RST) RAID Driver”此驱动的某些版本与Windows 10并不兼容”,按360官方提示下载了微软的那个补丁包,然并卵,提示平台错误补丁安装失败,吧啦吧啦~继续检测还是提示“发现“Intel?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Intel? RST) RAID Driver”此驱动的某些版本与Windows 10并不兼容”。

一直到16号0点,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等了,找官方吧!
我最终通过百度找到微软官方升级工具的下载页面,官方提示说如果是第一次安装Windows就需要授权码,我没管它,对应下载了64位版,几秒钟就完成升级工具的下载,运行后是半个小时的系统文件下载,完成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和准备,最终提示我是否保留个人数据,我选择了是,然后就开始了40分钟的升级,无需任何操作,中途重启几次。
由于我的笔记本是用HDMI高清接到乐视电视上做显示器的,所以系统升级完成后还是要通过驱动精灵升级显卡驱动到兼容Windows10的驱动,否则我的显示无法输出到电视上。

升级就这样成功了,虽然之前就听说这次升级会保留用户数据,没想到真有这一天,Windows能像安卓和苹果一样升级系统不动程序,真是太激动了,试了下各种之前Windows8.1上安装的各种软件,我软件很多的,结果都能用!想想一年前从Windows7换到Windows8.1时,基本上所有软件都重新安装了一遍,虽然保证安装目录在之前的地方,软件里的记录没有变,但软件终究是一个个重新安装的,这次什么都没动,软件都在老地方,快捷方式之类的都在老地方,换系统太方便了。在系统信息里,显示的已经授权,难道我之前的盗版授权信息被移植到了Windows10上?我还是第一次从微软官方渠道获得并安装Windows系统。不管了,盗版或者正版,能免费用就行,和苹果一样,今后微软如果有比较不错的软件推出,几美金付费购买软件我还是能接受的。

说下变化吧!这次Windows10的开始菜单有点像Windows7和Windows8.1的结合体,同时开始菜单里的平板电脑应用也可以小窗口和最小化到工具栏了。这就是微软多平台通吃的节奏吧!同时整个系统的皮肤更扁平化了,系统风格大变样,但即便操作和Windows8.1变化不大,习惯就好。关掉几个微软新出的不符合中国人使用的功能,操作就和没换系统差不多了。这里补充一个刚刚发现的小问题,QQ的界面本来是可以调整透明度的,在新的Windows10系统下没有透明度了,不知道是系统设置变了还是腾讯没有与时俱进,无所谓,反正不影响使用。

好啦,记录到这里,新时代到来的时候,小哲终于和世界同步了。小哲的Windows之旅会在之后的日记中好好记录下。

[2015.08.14]小哲看小米与BAT三巨头

小米可算是一个奇迹,能脱颖而出也许有很大的成分在于运气和资本运作;但在智能硬件领悟,能真正符合国人大众需求的还真不多,特别是大公司。
中国要出现苹果这种公司,小米这样的模式是必经之路,外国的模式不适合中国!按着这个顺序:1.打造品牌,2.抄袭山寨,3.做大体量,4.收购投资,5.技术积累,6.技术创新;再加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的苹果就会出现!
目前雷军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第一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PC互联网10倍以上的规模”,UC优视、多看科技、瓦力语聊、7K7K、太美、I Speak、YY、一起作业、智谷、卡卡移动、喜讯无限、迅雷和天网均属这一领域。第二是电子商务,雷军所投资的公司包括卓越网、尚品网、凡客诚品、乐淘、耶客和我有网。第三则是互联网社区,包括逍遥网、乐讯社区、多玩游戏网(原“欢聚时代”)、绿人网、Tech Web、长城会、雷锋网和大街网。
这样布局之后,有点意思,虽然与BAT三巨头还差距甚远,但它也不再是小虾米了,福布斯华人榜上雷军也排到了13,这才几年时间?
小米的下一步小哲猜都猜得到,依托智能手机,发展各种智能设备,从小到大,智能代步车也是早晚的事;智能家居也可以大干一场;智能航拍飞行器也是!什么是大智慧?合作、让利、共赢,这才是王道!小米把平台做好,其他的都可以收购、入股、投资、合作。

[2015.08.12]小哲看互联网生活超市的趋势

这个市场我看好很久了,北上广深在推广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苗头,在这几年里,大大小小的试探者在前赴后继的扑向这个市场。
需要注意,互联网超市和小哲提到的互联网生活超市是有点点的区别。先谈谈互联网超市。
其实小哲很清楚,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形势来看,做互联网超市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做平台,也就是所谓的B2C或者C2C类似淘宝;一种就是自家库存自家卖,也就是所谓的P2C类似早期的京东。当然最近比较火的云厨说的B2F会是一些变种,但大致都是这两种,而且都是基于O2O。
说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模式,其实让我想到360老板周鸿祎在《互联网方法论》一书里提到的,任何模式都是在其成功之后被人们总结出来的,就好像360和腾讯玩免费策略也是被市场逼出来的,都不是在公司发展前期规划出来的。
话说目前这些模式,我比较看好的还是第一种,也就是做平台的。所以马云加油吧,平台才是王道!平台可以激活市场活力,让平台两端的消费者和商家都获得好处,就好像嘀嘀打的,司机和乘客都享受到好处,平台只负责技术和推广,靠资本运作赚钱推动平台走向良性循环然后开始从中分利,甚至衍生出更好的模式。三方都可以从中受益。
第二种模式起步比较容易,因为都是靠实体来运作,而且这种方式更早之前就有人在尝试了,最近有云猴,之前有一些实体大型超市有自己尝试,苏宁和国美卖家电的也在这个模式下花了大力气,甚至是万达也有尝试,虽然我从来没去看过这个平台。其实现在来看,这种实体做的都没做得很好,我猜和几个原因有关;自己的产品渠道做线下可以,做线上非常力不从心,产品种类局限,库存难以把控,地域战线很难扩展,各种成本居高不下,非技术出身打造平台很难提高客户体验。
最近体验了推出不久的天猫超市,一天多就能到货,上海发出来的,产品包含各个种类,但是目前来说量比较少。可以看出马云在尝试进入零售行业,这种方式还是我之前提到的第二种模式,但是马云干这个事情有个好条件,阿里巴巴是做技术出身的,依托淘宝和天猫,天猫超市说白了就是马云自己开的淘宝店而已。
说说互联网生活超市,如果家庭使用的鸡蛋、需要新鲜配送的水果蔬菜、懒得出门需要啤酒和花生瓜子,这些都在手机上下单然后让最近的商家跑一趟,这才是小哲所指的互联网生活超市,当然,往后会有人给这种取个类似O2O的模式名字或者已经有了,我不管,总之,这种才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在做了,什么小区里,什么小店子自己在弄。小哲认为那都是小打小闹,就和当年淘宝出现之前,也有小范围交易的互联网案例,但目前都已经不需要了,有淘宝就行,因为他的成本最低。
马云来做太方便了,可能已经在做了。京东是已经在做北上广深了,前段时间看到了他们的这个APP,我下载以后提示是我的城市还没开始运作,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小哲大概估个三年时间,三年以后,这种模式应该是遍地开花,五年以后应该会有人一统江湖,马云我看好你哦!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也难以抵挡,小哲也一直在关注众筹,说不定有黑马杀出也有可能哦!

[2015.08.03]被淘宝封号 我也是醉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想测试下,没有竞争对手的产品在淘宝能否被推到前面,就虚构了几个产品,比如智能袜子、智能T恤,介绍里写明了不要拍,结果淘宝说我发布虚假商品……永久封号。
可恶的是,不给预警不给警告,直接封,哎!打电话和客服聊,都说封号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除非去找马云……哪怕是判罚错误也无法挽回,就和被格式化了一样。
话说,淘宝封号意味着阿里旺旺都不能登陆了,聊天记录都没了。
这里给各位普及下被封号的情况,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以下内容,毕竟大家不可能遇到这个情况,我就做反面教材给大家说说。
首先,淘宝判定我严重违规,直接扣48分,然后我的网店荡然无存,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等待走完流程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淘宝是一个完整平台,不分卖家和买家,所以封号意味着不能卖也不能买了,再说阿里旺旺也是淘宝号登陆的,所以阿里旺旺登陆会说号码违规被永久封号的提示,进不去了。
淘宝网还是可以登陆,可以看到之前买的产品,要售后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如果出现纠纷,阿里旺旺无法打开,取证难了,如果在被封号的时候有买的东西,正好商家不个退货,那我也没办法了。
然后再说就是淘宝不允许开过店的账号解除支付宝绑定,意味着支付宝永远无法和新的淘宝绑定。
以上是问题,我该怎么办,看以下内容。
重新注册支付宝,换邮箱才行了,相同手机号是可以开第二个支付宝的,不过在认证手机后系统会提醒有存在的支付宝在用这个号码,选择号码不是本人的即可。
新支付宝开通后提示没有实名认证,点击实名认证后自动就认证好了,因为身份证之前的支付宝认证过,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我身份证名下有两个支付宝账号,每个身份证下理论下可以有七个支付宝账号。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安全设置、绑定银行卡,具体操作和新开支付宝一样。
由于之前有在用余额宝,所以余额宝是可以转到新支付宝的,只不过全程转账用手机,否则支付宝对支付宝还收TM手续费。
再就是新注册淘宝了,然后绑定之前新开的支付宝,我就又可以开始购物了,恩,没错,我现在变成网购新人了,送了一堆购物红包,很多界面都在教我如何使用淘宝购物,真是讽刺呀!
OK,由于是在我身份证名下,我新淘宝号仍然是无法开店的,我从此被淘宝列为黑户了,这里吐槽一下,我被处罚的严重程度,居然和在淘宝做黄赌毒一样,卖枪支弹药也是扣48分!我不服!!!
最终,我是支付宝和淘宝新人了,记录全没,无法开店。我的网购等级白白浪费了。
我估计淘宝是不会大赦天下的,我这辈子无缘淘宝店主了……哇!好想哭!哎~

[2015.08.02]时隔四年 再做淘宝 新的体会

taobao
最近研究淘宝,本来对淘宝创业悲观的我,新开的店上货三分钟搞定第一单,什么都没做平均每天都有1.5单,信心回来了!货好淘宝不愁卖!马云万岁!
补充,我卖的是之前自己录的学术视频,属于虚拟物品价格不高没有竞争对手,所以好卖!但是得出的经验就是淘宝需要好货源,东西好我就不怕!再补充,别问要网店地址,暂时不给,我要统计不做推广干预,到底流量多少!
当然,为了测试效果,我还上了几款市面上根本不存在的商品,比如智能袜子、智能T恤等,测试发现同样有流量导入效果,这就证明了我的判断,淘宝同款弑杀残酷,但在相对冷门的产品上,其实效果很明显。
这让我真正体会到马云的那个口号,让世上没有难做的生意!
淘宝上大批的淘金者,二道贩子太多太多,真正做实业的话,在淘宝上其实能大有作为,这里不是夸海口,如果真有自己好的货源,交给我做淘宝绝对不会差,其实淘宝有太多太多的学问,大浪淘沙,如果货源不可控,那其他的就是空谈,淘宝的技巧我还是很了解的,再加上我也是资深剁手党,没有后顾之忧的我将让淘宝变成脱缰的马,奔腾在千万购物者的手机屏幕上……
多的不想多讲,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015.08.01]Windows10引发的思考

前几天微软和国内的几个小伙伴推动免费升级Windows10的浪潮,腾讯、360、百度等几家安全卫士都提供升级帮助,但是短短的6个多小时,问题就开始层出不穷了。
其实我高估了微软和这几个国内小伙伴,即使是这么顶尖的几家公司(微软、腾讯、360、百度如果这些公司的技术算不上顶尖的话,我也找不出几个更顶尖的了),还是无法尽善尽美。工程师思维当然是重要的问题之一,包括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和预判,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你很难出准确的预判。
这几家公司现在已经停止了Windows10的更新,延期进行,问题主要在哪其实想想都知道。这次Windows7、8、8.1都可以升级,智能的把你装在电脑里的软件先备份然后换掉系统再还原软件,看上去就好像只换了系统,什么都没动一样,但是这是多大的挑战?
我简单分析下大家就知道了,Windows不像苹果的系统,苹果系统在做好以后,所有其他软件公司的软件都必须在苹果商店发售下载安装,苹果公司可以检查这些软件是不是和其他公司的软件冲突,或者这种软件是不是按照苹果公司的规范在进行编写,Windows这么多年的老系统了,微软出新系统,这些做软件的只要自己的软件能在新系统上运行就可以了,没有什么规则,腾讯的软件就可以和360的软件打架,有意无意的打架都是可以有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电脑里到底装了什么软件、这些软件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微软怎么可能知道?几百亿个可能都会有,再加上苹果系统只在苹果电脑上运行,苹果电脑的型号有几款都可以数得出,但Windows的电脑就没办法统计了,品牌电脑带型号的就好几万个,再加上你可以自己组装系统,大妈用的电脑、办公室白领的电脑、游戏发烧友的电脑,几千万种组合搭配……总结下,运行Windows的电脑可以说几乎是每台都不一样,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所以鬼知道会和什么软件或者硬件发生冲突。
我猜想微软也低估了免费对中国人的诱惑力,可能能多做互联网的年轻人会认为Windows10会手机的小白鼠肯定不多,电脑基本都是那些配置高的才会去玩,我猜肯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360这种公司的力量,可以让只会QQ的大叔大妈也开始把自己家好多年前的老电脑拿来升级Windows10,就好像你会发现无论多不懂电脑的人,他电脑里总会有360安全卫士或者什么金山毒霸悟空版之类的安全软件。(这里强烈谴责下金山毒霸悟空版这个流氓软件,作为防范意识超强的我,还是被莫名其妙的装了它,而且还卸载不掉费了我老鼻子劲。)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很期待Windows10,我一直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受益者,站在巨人肩膀上永远不如站在巨人头上。
希望Windows越做越好,早晚我会掏钱给微软的,就和我掏钱给腾讯、优酷、迅雷、乐视和阿里巴巴一样。
以后再谈知识产权的问题,付出一定要有回报,好的服务和技术必须能赚到钱,同样的花钱必须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这才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中国会走向这一步的!

[2015.07.27]新工作 新环境 新起点

今天来到了新的公司,湖南众联家居,负责网络运营工作。
现在对于我来说,一切还是比较陌生,我相信很快就能融入到新的环境。前期还是调整好心态吧。
新公司是单休,这对我来说还是很不适应,希望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吧,万事开头难,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我可能还是会想办法申请双休,这样我就能更多的陪家人,再过两年多妈妈就退休了,到时候希望可以一家人多出去自驾游之类的。当然,还要考虑以后有了女朋友,私人时间就该更宝贵。
先不想这些,希望在这段时间有所作为和提升吧。
2015年7月27日,这个时间也记录下。

[2015.07.22]天朝之外的互联网世界

今天选了一家VPN服务商,开通了一年的付费VPN服务,自此开始我这一年都能自由的去到外面的互联网世界了,呵呵。
我现在手机和电脑都可以在打开VPN的情况下访问Facebook和YouTube还有Twitter了。
不知道的我在这里稍微介绍一下,人人网就是中国的Facebook,优酷就是中国的YouTube,新浪微博就是中国的Twitter,他们虽然都是抄袭外国这些著名网站,但是由于他们被中国上层控制,同时这几个外国网站在国内打不开,所以在结合中国人使用习惯以后,在国内也同样是人尽皆知火得不得了,但是毕竟人家外国人的网站全世界都在用,而且技术也是很先进的。
年初在香港的时候,搭地铁时看到香港人都低着头刷手机,仔细看都发现是在用Facebook,基本没有人玩微信什么的,所以在我在香港享受无限流量的时候,也下载了Facebook客户端玩了玩,可是由于国内无法访问这个社交平台,我在上面几乎没找到熟人,也找不到任何有记录可查的好友,哪怕是之前申请过的也没发现,我把我读书的几所学校输入进去还是找不到好友,难道我身边这么多年就没有出国的朋友吗?也可能是他们不太愿意填写自己在国内的教育经历所以我找不到他们吧~哈哈!
话说在香港是无法打开酷狗、虾米等音乐软件的,听音乐必须通过苹果的iTunes来听拥有版权的音乐,几美元或者几美分一首歌,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了吧?以后我会谈谈资本主义是怎么定义知识产权的,脑力劳动是如何被尊重的,今天暂时不谈。
我把VPN调整到台湾,也就是说,我以台湾人的视角访问互联网,同样是无法访问那些音乐网站的,和我在香港的时候一样,提示“您所在的区域因受版权限制无法使用XXX”,然后很多网站根据我台湾的地址,网站自动都是繁体中文显示。
这次在Facebook关注了一些比较有名的人和机构,把互联网思维加上国际化,也单方面关注了几个台湾、日本和美国的朋友,其实可以根据他们的社交分享来了解当地文化,话说美国人都不好好写英语,看不懂的英文单词一堆,话说KK是啥意思,好多英文口语加简写,要命啦!呵呵。
恩,这一年开始,我的心情和自拍也会同步分享去Facebook,而且尽量用英语去写,对自己提升的同时,说不定还能交到外国朋友哦。日记就算了,这么长用英文就出现无数狗屁不通的语法错误,哈哈。
好啦,哈喽世界,我来啦!

[2015.07.21]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最近一直在家,宅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每天几乎想把每一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早上起来就坐在电脑前,看下自己的网站更新,然后收发下邮件,有心情就写写东西。
再来就是学习了,感觉互联网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段时间的休息,沉下心来还是学了点东西的,把网站程序的技术巩固了一下,做了视频特效的学习和作品。其实我对求知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只不过我属于视觉学习型,对看书学习的知识消化太慢,喜欢实操和直接视频教学。
再来就是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在追看几个游戏主播的游戏解说视频,感觉比自己玩游戏更有意思,不得不承认这些考玩游戏为职业的人,有他存在的价值;对于我这种身边很少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来说,看游戏主播玩游戏少了那种孤独感,单机游戏本身的艺术性远远高于网络游戏,所以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你总会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欣赏,所以那种感觉很微妙。
再者就是看电影和看美剧了,其实我非常喜欢看美剧,但是因为时间总不够用,美剧太长根本无法长期看,所以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美剧没有看;本身我看书或者看电影看电视剧,我喜欢比较连贯,不喜欢被打断,所以碎片时间我都是看哆啦A梦或者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东西,怎么看都可以,不需要从头看到尾。还有就是美剧是英文对白,眼睛都不能离开字幕,不能一心二用。好看的美剧太多,这段时间慢慢看吧,同时希望把英文水平也提高,嘻嘻。
当然,一些补充营养的节目也是需要看下的,比如《财经郎眼》、《壹读》、《杨澜访谈录》。
一天的时间,总觉得不够用,早上九点起床,折腾下网站再看两个小时教学就基本到中文吃午饭了,叫外卖边吃边看一部电影就两点多了,然后继续看两个小时的教程就下午四点了,美剧再看上五集左右就差不多该去父母那吃晚饭了,有时候我干脆都不去父母那边还是叫外卖,这时候我还是边吃边看基本就到了晚上八点多,游戏视频随随便便一看就到了10点多,这个时候把杨澜访谈录或者财经郎眼之类的一看就12点多了,有时候还意犹未尽,磨蹭到凌晨一点左右洗澡睡觉。
感觉一天都在看东西,我真的是视觉系的,对精神享受远远大于物质享受。下周就去新公司上班了,最后一周的休假,我要充分利用时间来看我想看的东西。

[2015.07.12]将软件进行更新引发的思考

今天看到了大师的视频调色教程,我终于明白国产片和美剧为什么一眼就能分辨,因为色调的原因,好莱坞大片的颜色调校得比较黑,高对比度,这样看上去东西都显得很干净,国产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色调就非常明亮。
跑题了,哈哈,看到大师用的软件是最新的版本(英文版),就突发奇想去百度查下有没有最新的下载安装,没想到之前一直关注的视频素材网站就有分享这个系列软件的全套最新版本下载,话说这个Adobe公司是神一样的存在,收购了那么多公司以后,现在已经是软件帝国了。话说Corel公司都只有几款产品可以和他PK。
不做设计也不做IT行业的人对这个公司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做这个的就太熟悉它了。任何人都知道的P图软件PS就是这个公司最早被我们认识的产品,还99%网站制作人员都必须用的DW软件,60%视频剪辑人员用的PR和AE,通过收购,FLASH也是这个公司的了,我们平时工作上用的PDF格式文件也是他们公司的,太多软件了,AI(矢量排版设计软件)啦、AU(音乐剪辑合成软件)啦……太多了。
哈哈,又跑题了,话说我提到的这些软件我都有在用,只是有些用的很少,一直在电脑里,之前安装的CS6的版本,现在已经出了比我这个高2个版本的版本了,CC 2015版本,所以我一口气全给他换了。
Adobe Photoshop CC 2015
Adobe After Effects CC 2015
Adobe Dreamweaver CC 2015
Adobe Illustrator CC 2015
Adobe Audition CC 2015
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5
就是以上这些,话说现在Adobe的产品都有官方中文版本,让我这种英文不太好的人可以跨过语言的障碍了。
这次升级版本还算顺利,上网看了一下新版本的一些功能,顺便还加装了一些AE的插件,感觉很洋气,有点小兴奋,因为现在Adobe公司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操作和界面上的改变基本看不出来,用起来应该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来适应,新功能基本可以减少很多的操作,还是很方便的。
人是要与时俱进的,这让我有所思考,发现很多人瞧不起走捷径的人,我觉得走捷径挺好,有捷径不走才是傻子呢,技术再厉害也有被新技术淘汰的一天。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老爸也很早接触电脑(这里让我又有了无限回忆,现在我总是教老爸老妈用电子产品,想想小时候,我老爸老妈算是很早接触电脑的人了,那时候都是他们教我用电脑的。)那时候老爸五笔打字很快,还让我背口诀,王旁青头兼五一之类的,我始终没有背下来,用智能ABC打字超级慢,但有了紫光拼音以后,速度跟上了,再有了搜狗打字法,速度已经无法超越,我现在写这篇日记,基本思绪到哪,打字就打到哪,反倒是老爸的打字很慢了。
还有个很多人都存在的例子,word、PPT、excel很多人都还在用2003的版本,都十二年了,微软公司那么多精英在这期间做了很多的优化,把软件做到了2015版本,我这边现在用的2013版本,也比大多数人新了10年的版本,用新版本很多漂亮简单的功能直接一键搞定,那些2003的用户其实只要改变下、尝试下就能提高,因为更好用更傻瓜的软件已经在这了。
有了这些思考,我发现自己之前用的视频剪辑软件Sony的vegas也不是最新版本了,更新到最新以后发现软件什么都没变,只是修复BUG和加一些本来就应该有的功能,再看下Adobe公司的PR,我觉得还是抛弃习惯,学用PR吧,说不定改变操作的功夫,技术莫名的就被提高了,呵呵。就好像AE软件在CS6之前是没有动态追踪功能的,设计师必须一帧帧去手动贴,有了最新的软件功能,我这个初学者简简单单在两个小时内就学会并且做出了全息投影手表的效果,所以与时俱进很重要。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记录操作也是记录思想吧,有点乱,但总之就是人必须与时俱进,我比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在这方面看来,算是优点吧!哈哈。